战国风云(15)(2 / 2)

“公子不妨再想想母亲的想法是何”

被注视的赵姬潜意识伸出手护住了自己的腹部,这是一个母亲充满了防备以及敌意的姿势。而当异人看过来后,赵姬愣了愣,她似乎这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于是缓缓放下手,但她方才的潜意识反应已经说明了一切。

“家中男人外出打仗,一家上下均是靠女人把持,母亲对于事情的想法便能决定孩子的想法。若母亲于商鞅之政有怨怼,孩子难道会支持商鞅吗”

异人皱起了眉,他直觉这其中有不妥,但一时半刻竟是无法找出其中症结。吕不韦继续道“说来也不怕公子笑话,不韦常年在外行商,久未还家,而当前些日子归家之后见到我那小郎”他微微摇头,嘴角却是咧开了一个笑容,“当听到我儿唤我父亲之时,不韦只觉得想要将他宠成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混小子,希望他能够远离一切灾祸,可以平安福乐一生。”

嬴异人的视线游移了一下,他看了眼赵姬的腹部,眸光一闪,透出几抹柔色,再看向吕不韦的目光便温和了许多,“吾同先生之感一般,当吾儿那日碰触我手心的那刻我觉得我什么苦都能为他撑下去。”

赵姬闻言伸出手抚了抚自己滚圆的肚皮,她的孩子现在很安静,但是赵姬仿佛可以感觉到那同她一样节奏的小小心跳之声。

在和异人对上目光后,她忽而觉得心中一腔暖意袭来,许是孕者善感,双眸竟是都有些婆娑了。她轻轻开口道“妾亦然。”

异人见状眸光又暖了三分,但他转眸看向吕不韦的时候恢复了沉静,“只是,先生之意莫不是想要将秦国国政恢复到先前一般父子相承某以为此举极为不妥。”

军功授爵制度的根本就是“能者居之”,秦国以此法治国确实有效,最起码秦国的官僚阶层虽然不说完全没有禄蠹,却绝对远胜于其余诸国。要废除此法,在异人看来是动摇国本之举,他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哪知吕不韦却是摇了摇头,否认了异人的猜测,“公子,此法为秦国之根本,短时间内绝不可擅动。不韦以为,商君之法确是强秦之法,短时间内只可修正,不可废除。”

“那依先生看,应当如何修正”

吕不韦双眼一闪,斩钉截铁道“修正利出一孔论。”

何为利出一孔

在商君看来,世间人类所行均是为了得利,因此只要将别的能够得到利益的孔道堵死,只留下唯一的一个孔道,而这个孔道就是国家希望人民去做的事。

那么为了获得这份利益,人民就会争先恐后地冲向这个孔道,按照国家的指向去做。

比如孝公执政时期,秦国的举国利益便是强兵,所以,整个国家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强兵所服务。

为了筹集军粮,国家大力发展农业;为了筹集甲胄,民众犯法便需要罚甲胄;为了增加兵源,全国鼓励生育。除此之外呢商业、娱乐业,这些对于强兵毫无用处的行业全部被割舍掉了。

在秦国,获得荣华富贵并且能够享受它的方法只有一个上战场。

否则按照你的爵位只能穿麻布,那么哪怕你有绫罗万匹,还是只能穿麻布。规定你只能吃鸡鸭肉,哪怕你富有到一天能吃一头熊,也只能吃鸡鸭肉。

如此有用吗当然

孝公三年开始变法,四年后就能够和当时的第一强国坐到谈判桌上,夺回河西之地,次年撕毁盟约两国开战,七年后秦国从战国七雄中最弱的夷人之国打到了最强大的诸侯国魏国的首都,并且逼迫魏国国都宣布投降。

九年后,秦国迁都关中之地咸阳,修建巍峨宫室。十余年后,秦国被恭敬请回战国强国的谈判桌上。十六年后,这片土地名义上的主人周皇室承认其霸主之位。十七年后,诸侯国均来贺喜。

还记得孝公的愿望吗他的愿望就是恢复穆公治国时候秦国的地位,而不到二十年商鞅就为他完成了。

这就是“利出一孔”的厉害之处,它将秦国的每一处涓涓细流的力量汇聚到一起成为了汹涌洪水向其余六国席卷而去,六国无一可以抵挡。

但也有危害,秦国为一小国时,地广人稀,用此法是不得已而为之,而随着秦国征伐之地愈多,被破或是主动加入秦国国籍的人渐多,难道还能继续用这个方法吗

“孔还是那个孔,而原本潺潺细流本身已经成了河水,这个孔洞的作用可还是原来的汇聚之用”吕不韦自问自答,“非也,原本用来汇聚水流的孔洞,到了那一刻只会成为阻碍水流之物,而多余的水流无处可去。公子不妨猜猜,届时又会如何”

嬴异人听到这儿后背已经冒出了一层冷汗,他当即冲着吕不韦礼道“还请先生赐教”

“初时这些水流会漫出来,然后,这个小孔就会成为这一盛水容器中最薄弱的一环,当河水接连冲刷这些小孔,这些小孔就会遭到不断破坏。随着小孔的崩塌,整个容器也将面临损毁。”吕不韦缓缓说道,他的表情甚至带着几分淡然,仿佛他现在所说的真的就是一个容器的故事一般,而异人却不会这般觉得,吕不韦所举出的例子太有说服力了,异人仿佛都能想到那容器崩裂开的一幕。

那是秦国土崩瓦解的一幕。

他当下再也坐不住了,“还请先生教我”

作者有话要说  吕不韦对领导说话的艺术告诉他如今所有的困境,并且放大了说。

然后告诉他我能解决。

然后就能升职加薪被重用了

夏,被王者带飞的青铜小号喵崇拜

政哥持续加载中

这章原来是两章的,不过我觉的在一起一口气看起来比较爽所以作者君就有裸奔了,木有存稿了。

你们必须要夸夸这个为了你们感不卡文裸奔的作者君不然我会闹的

昨天有宝宝问白起为什么一定要杀俘虏今天给你们解释啦简单总结就是带不走,带走了也养不起,放回去那更是不可能的,那咋办咧

只能杀掉了。

杀掉了又能威吓诸国,又能削弱赵国的实力,还能给大家一起涨军功,岂不是美滋滋

这时候没有杀降不降的说法哦。

这就是军功授爵制的可怕之处,白起成名的年纪就是在军功授爵制度之中,商鞅变法到剧情差不多100多年,白起这时候大概560岁这样做的不仅仅是他,还有很多秦国将领都是如此。

只不过白起个人实力比较强所以杀得特别多而已。

另外,45万不是投降的人哦,是因为赵军被全歼,所以被汇总了。实际投降的约莫20号称

昨天好多人都觉得白起怎么杀了那么多人,我放数字的时候犹豫了一下因为有点骗字数但最后还是放上来了,因为没有字数作为对比没有感觉。

一将功成万骨枯,何止万骨。

关于人数问题

古代军队习惯性谎报数额,但是这种故意浮夸喂作风其实是在东汉末才达到顶峰,别的时代相对还好一点,一般加个一成两成,不至于像东汉数字里面加个0呃,其实我觉得主要是因为点不清楚啦。

数数这个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啊你让大字不识的老粗们去算十以内加减法还成,算十万百万以内的这题超纲啦

尤其是战争时代,彼此信息不通,那着实难度巨大。

举个例子,大家班级里头450个人,出去春游分开活动后各自在公园不同的大门聚集起来,让你们教导主任一下子点一个年级有多少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没有手机的话,难度更高。

所以古代的将领都是毛估估,加上还有吃空饷问题,战损过大不敢汇报、敌军有五十万自家人害怕了只能报我们有八十万这种问题

所以虽然大家都知道彼此人数参水,但是没法算清楚,因为尴尬就尴尬在将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所以史家在记载时候只能将这部分记录下来。

顺带说一句,中国史家记录时候有个规矩,就是我不确定的,没办法确定的东西只要它存在了就得记录下来,留给后代人去考证

譬如就是关于始皇他爹是吕不韦还是异人的问题

当时在汉代的传言中就有嬴政是吕不韦儿子的说法。所以在写史记的时候,司马迁将这个记录下来了,但是他个人倾向于始皇是异人的儿子,所以在写秦始皇本纪中,也就是正文他写的是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

哪怕司马迁本人不喜欢秦始皇,他也不会抹黑他最多塞点私货这就是史家的格调。

所以那些说司马迁抹黑始皇帝的真的是有失偏颇了,他最多就是明着表示anti始皇而已。

譬如除了开头,他称呼嬴政都是叫他秦始皇。

皇和帝那个字更重其实是帝更重啦,否则始皇为啥硬要把帝加上去。

皇是开始者的意思,帝是巅峰的意思大概意会一下所以在司马迁的眼中就是我承认你是开创者,但我不承认你是做皇帝这个行业的巅峰。

他的想法是一家之言吗

当然不是,从我们现在流传下来的都是秦始皇和汉武帝就能看出来了,这是长时间来学者、史家、诸多帝王级别、民间的共同认可。

其实所有研究历史的人对于常规上的帝王评价都不会很高,就是因为史家站在了历史长河的上空俯瞰这一切,我们后代人记住的是秦皇一统汉武扬威,他们看到的是人口的骤减,是哀嚎遍野,是人竟相食。

但是汉武帝总体评价高于秦始皇,主要原因还是汉武帝在人生的最后几年反省了,而且毕竟汉武帝前几年的确有功绩打底,而秦皇直到死都不承认自己是做错了。其实我觉得也不是他的问题,老秦家八百多年都有这个问题,多难兴邦,盛极必骄,这是祖传的。由此证明始皇大大肯定是老嬴家的种

关于商鞅的问题

文中的故事是真的。赵良当时是劝他说你该退下来了,你的情况已经十分危险,再不走就走不掉了。然而商鞅拒绝了。不久之后孝公死亡,他被人捉拿论罪后来出逃,逃不掉,就逃到封地谋反,结果秦军太强谋反失败抓住被杀。

其实我们都可以理解。

中国传统就是自己多做一些,只要为了孩子未来的日子好过一些多苦多累都不怕。商鞅变法之初受益的都是年轻人,商鞅对他们而言是一个给了他们崛起希望的人。

但过了二三十年,这些活下来的年轻人功成名就的时候发现自己奋斗一生的结果并没有办法庇护子孙,他们赚再多的钱,公爵再大,孩子还是必须要上战场,一个不当心小孩命没了,赚再多钱又有什么用

俺们愿意锻炼自己孩子把人送上战场和被迫必须把人送上去这是一个概念不

所以新一代的老秦人也不支持商鞅了。

其实他们都没错,但是忘了国家的情况是变动的,在不同的时期一定要根据国家情况进行变动和微调,是政策来适应国家,而不是国家来适应政策。

政哥不是重生的,但是砸吧砸吧嘴

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