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十八般武艺染染(双更合一)(2 / 2)

连带着赵诚明都因为颜值较高,被关注了一大把。

逢此时候,其他村的年轻人们也过来围着赵诚明跟机器转悠。

赵诚明半点也不见外,结束了工作之后,带着一群人在那清理机器:“要不要带回去给你们那边,帮你们村的村民一块儿收玉米?”

其余人纷纷摇头:“这是染姐自己给清溪村弄的,你们这边还能免费帮忙来着,那也是因为染姐要盖大棚,到了我们那边,村民们舍不得花十几二十来块钱用机器收割的。”

赵诚明抿唇:“要不,问问染姐,能不能免费?”

徐放首先反对:“不能免费,虽然大家生活不容易,但必须适当收费,这么大的东西就这样轻易免费,一来白送的东西让大家难以养成珍惜的意识,二来,若是发生些摩擦,也不好处理,何况,机器维修还要费用,人力操作也需要费用,什么都免费,虽能帮助大家,但着无异于无偿喂养,养成懒怠思维。”

徐放刚说完,其余几个人也同意这个说法,“我也是这么觉得,虽然我们的初衷是给大家解决农业上的难题,但也不能一味只想着帮助大家来,这次免费了,日后呢,若是不免费了,大家定然不满,不能让村民养成这是义务和本份的意识。”

乔初染过来的时候,听到的便几个年轻人聚在一起说话,笑着走过来:“在说什么呢?”

赵诚明挠了挠头,三言两语说了刚才几人在讨论的事情。

乔初染一听便笑了:“你们说得确实没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以村集体的名义共同出资,大家按照自家土地的大小,适当出一点劳务费,若是想做这个事,其实还得集体同意,否则,这家想那家不想,到时候连路都没得去,还说什么机械收割,最好是以村长的名义出发,算是给大家小小地普及一下,什么是集体出资发展之道吧。”

乔初染这个提议好,还想到了他们方才没有想到的问题,几个年轻人当下便就地商议了起来,到时候如何回去跟村民们说这个事。

不过,到底不是强硬的事情,只能提提,但乡里人好跟风,大家或许舍不得这十来块钱的费用,但若是想用机器的人多了,大家还是愿意的。

但让乔初染意外的是,大家的接受度竟然挺高的。

追根究底,还是之前直播的视频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乔美毕竟是五溪镇上的人,乔初染也是,关注她的视频的人有许多五溪镇外出打工的人,知道乔初染做视频和直播之后,便都纷纷关注她,想通过她来了解家乡的变化。

这个玉米收割机的出现,解决了玉米收获时候的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减轻了负担。

而对于各个村庄而言,留守在家种地的要么是上了年纪的父母,或者留守在家照顾父母孩子的妻子,一个人农忙必定很累,在外的家人知道了有机械能帮助解决一些农忙的问题之后之后,反倒先纷纷主动打电话回来,问村里能不能联系乔初染那边,请收割机过来收割,减少负担。

费用的问题,能解决。

所以还没等各村的年轻人们回去跟村长商议,说好这个事,便已经主动有人找村里协调这个事儿了。

但收割机只有两台,五溪镇那么多村庄哪里能全部照应,当下也只能暂时选一些交通便利,土地相对平整开阔的地方去收割。

而有些村庄连车辆都无法进去的,自然是没有机会的。

这第一台玉米收割机出现在了五溪镇,让他们意识到电视新闻里出现的事物,也能出现在他们的身边。

农村的变化,正在发生。

这次的事情,让大家意识到了,未来农业的发展,或许已经不是只基于传统的认知了。

而借此机会,各村的年轻人们则借势再次宣传了一把新农业。

玉米收割完了,租地给乔初染的人便开始挂心起大棚的事情,当天晚上,便有人过来询问了。

乔初染笑得神秘,“快了,也就这两天的事情。”

的确是这两天的事情,三天后的一个清晨,好几辆车子就从即将修好的县道上开进了清溪村,车上转载了满满的货物。

不用说,只看到乔初染在,且那十来个年轻人也早早出来,跟那些人一道交涉,便晓得,大棚的工程,这是要动工了。

确然是要动工了,物料是秦慕州联系和安排的,连安装的工人都是一块儿过来的,大卡车停在了村里的小广场边,一排一排的,排了一条路,数过去,得有十八辆,而据说,这还是不齐全的,到时候还有人陆陆续续运送东西过来。

于是,从七月十六日这天,清溪村山脚下延伸下来的旱地边,开始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大棚施工作业。

但很快的,村民也开始注意到,这大棚施工,跟乔初染半年前,那一亩多地的施工,略有些不同,好似多了许多他们看不明白的东西。

看着是在做大棚,但实际上感觉更像是一个工厂在施工一般。

但大家已没有太多的心思放在这个事儿上,随着玉米收成之后,地里的稻谷,已在变黄。

南方大部分地区,水田需要的水虽多,但其实并不是时时刻刻都需要在田地里灌满水,到了后面即将收成的时候,田里的水基本都放干了,碰上像今年这样天气比较干旱,降水比较少的时候,水田里干得几乎跟旱地差不多。

稻谷尚未收割,先将第二季的秧苗给播种下去,等过两天,稻谷完全变黄的时候,村里边如同同时接收到了夏收的号令一般,齐齐出动,田地里便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时候。

但是今年,五溪镇上来了一批水田的收割机,相对靠近县道的几个村庄,都能看到,这是往年没有的福利,据说,这批收割机是从南边的一个城市过来的,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那边稻谷收割比五溪镇早一点,刚收完了那边的,五溪镇稻谷才刚刚变黄,收割机一路北上招揽生意,途径五溪镇的时候,看到这里稻谷正黄便暂停了下来。

停在县道边上,看看大家愿不愿意过来招揽他们过来。

收割机到的时候,大家已经开始在地里割稻谷了,但因为收费比较贵,一亩稻田收费一百多,村民们大都不愿意请机器来收割。

清溪村家家户户水田都多,也总有人是愿意让这些收割机来地里帮忙机械收割的,尤其是一些年轻一点的人。

比如,像乔初染这样的,肯定不回同意陈梅跟乔宗明大热天的下地干活,当先便请了收割机。

一旦有人带头,自然加入的人便越来越多了。

当然,或许也是因为一回生二回熟,毕竟收割玉米的时候,已经请过一次机器里。大家都享受到了这种首次农忙不太费力的轻松感。

毕竟收稻谷与玉米是不一样的,收稻谷更加辛苦一些。

而此时,随着清溪村旱地里的大棚已经慢慢修建起来,乔初染给村民的土地租金,也陆陆续续地打到了大家的账户上。

这正是促使清溪村的农民大多愿意用机械的最大原因。

按照四千块钱一亩地,最多的,村民能拿到两万多块钱的租金,这可比种地一年的收入高多了,像九婶跟乔家三婶这样的把土地全部租给乔初染的,一年所得就有两万多块钱。

大伙别提有多高兴了,村里见面的时候,看到对方面上的笑意,便晓得是怎么回事。

连带着来乔家走动的人都多了起来,更多的人,心里有一个想法,等明年再收一年的租金下来,或许就能把老房子给拆了,盖上新房子。

最近,村里议论这个事的人不少,毕竟乡里,人们最大的心愿,便是能住上楼房。

此时,看到这一幕幕动静的赵诚明,再次找上来乔初染。

他建设乡村旅游的设想始终没有放下过,只要一有点机会,就会考虑时机是不是到了。

而今,随着大棚开始修建,基地的施工已经进行大半,赵诚明觉得,未来,清溪村的发展潜力必定是无穷的。

乔初染听了他如今比刚来的时候,更加成熟和考虑周到的设想,给出建议:“我觉得,你倒是可以开始申报了,这种事情,肯定不能我们自己单打独斗,需要有官方牵头,当初什么也拿不出来,如今你开始做申报的准备,等准备好的时候,基地建设基本完成,大棚的哈密瓜估计也开始种下去了,能看到一点效果,当然,申报一次未必能成功,但经过考察,至少在这一两年之内,我们的机会会越来越大。”

赵诚明也正是这个意思,如今乔初染终于认可他的想法,他心中不知有多么兴奋:“那我这段时间,便开始做准备。”

乔初染提醒他:“别忘了跟村长商量好,时机成熟一点,再让村长召集村里的老人们一起通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