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散尽千金还复来(1 / 2)

“我准备向学校捐助一百万奖学金,但希望咱们学校能不能组织下乡教育,不要多,半年时间就可以了。

大四毕业生去我的老家学校代课,衣食住行都算我的,工资也算我的,留校教育,我给开出高于一线城市的工资。”

校长王长青喝了口茶看着陈实说道:“这个不是太难,你为家乡建设做这事,我很欣慰,有钱不忘根,但学校不可能强制所有学生都去你那里支教半年的,顶多说有这个支教名额,如果谁想去,会有奖学金和增加学分,这样是不是比较好?”

“都听您的,我们那小学其实已经快停办了,大部分人都去镇上了,之前隔壁村有个中学,最后停办改成养猪场了,因为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大部分上完小学就出去打工了。

所以想读书的,大部分都去镇上了,可村里还有不少孩子要上学啊,去镇上要十几二十里路,孩子们自己去家里人不放心,确实有点远了,而且吃饭啥的也不好解决,毕竟镇上小学是没食堂的。

留在家看孩子的大部分都是老人,这接送孩子其实也不便,很多都七十好几了,我就把学校承包下来了,改建了一下,希望更多的孩子可以读书,这是改变他们命运的事,也是改变几代人的事。”

王长青一听陈实的话,起身拍手叫好道:“好好好!”

王长青一口气说了三声好,他拍着陈实的肩膀说道:“我没想到啊,真没想到,你在外居然是做这些事的,你知不知道,我!我王长青,生于1942年,今年五十八了,我就来自最西北的山村。

当时我出来后,励志要改变我们那里,我们那年代的人其实很多人都是这个想法,但最后没几个人真的去做的,一方面确实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过得越来越好了,都忘了根,我自己都很久没回去过了,惭愧,真的惭愧。

你今天让我重新认识了你,你的做法我都自愧不如,没想到你有这份心,你这一点比我做得好啊。”

陈实哪里敢说,我这么做为了利益共同体,为了村里孩子以后记得我,也为了培养更多人才为己所用,以后能遍布全球那才是真正的目的,更是为了让这群孩子的父母死心塌地为我所用。

可他嘴上还是说道:“王校长,您过谦了,您做的事已经是值得我一辈子学习了,教书育人,您的精力都放在我们身上,我也是看到您在学校教条里的话,才下定决心去做一些事,您说读书人不能只读书,要把所学用于对社会有价值的事上。

我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王校长,我正在筹划建更多的学校,为那些山村读书困难的学生尽一点绵薄之力,您的家乡在哪,我也想去看看。”

王校长拉着陈实聊起了他的家乡,陈实和他聊了很久后才走出校长办公室。

建造更多的学校,陈实是义不容辞的,毕竟这是一件积功德的好事,但陈实还有一层深意,他让王长青帮他联系各界教育界的人,尤其是他的圈内的,陈实想让各大名校都可以让学生们去乡村支教。

尤其去他捐赠的学校支教,学校名陈实都想好了,就叫诚实小学和诚实中学,他还要一直大力捐赠学校。

为啥?为了获得一张免死金牌啊,其实你们细想就知道,做慈善,只要不做假慈善,慈善家的出发点是啥?

第一就是慈善的本质,他们或许就是想做出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这类的比如邵逸夫先生,古校长等,倾尽所有为之付出。

之后呢?那就是给后代积德啊,即使有一天这些人家道中落了,也会有人出手相助,很难家道中落的,比如你资助了十万人,但可能只有一百人记得你的好,这一百人中有一到两个人是天之骄子人中龙凤。

那就会人之常情,选择感恩和回报,虽然说的有点黑暗了,但确实更像是一种押注,而且这种押注的几率比其他的还要大,只是有的人真的敢押,有的人觉得这种押注风险太大了,而且变现周期太长了,不划算。

这里还要说一下,除了这一点,还有就是名声,人的名声达到一个峰值,而且是在做非常有意义且功德无量的事,谁都不能去欺负这人了,即使这人犯了一些事,也是可以被原谅的。

真正做慈善的人,都会应了那句话,好人有好报,一些真正做慈善的明星,比如红姐和古校长,可以红到他们不想演艺为止了,永远不会却资源,而且拥有一群可以为他们声援的人,这一点难不难?

难如登天,就好比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每天都在坚持,坚持做了十几二十年,而且不怕被人查,亿万中无一,因为已经完全忘记了贪恋,慈善的诱惑很大的,那些被爆出诈捐赚名声和挪用善款的人,基本不超过一年半载就被人扒出来了。

因为你做这事,就忘掉得利,只有付出,说白了就拼命捐钱不求回报,这样坚持个十年八载才行,这也是为何这么多年,真正被人称赞做慈善的就那么寥寥几人。

陈实的目的是啥?他没古校长和红姐那么伟大,他只想要一张护身符,也是真心想做慈善的,但做慈善也是为了以后自己对抗意外有个最强大的护身符。

而且做慈善,还可以无限拓展人脉。

如果有人了解荣家的就知道,荣家绝对是近代最先看透这一切的商业家族,荣家就是百年家族,而且一代比一代的牛,每代人都知道奉献一大部分,很多人想的是怎么赚,人家想的是怎么奉献出来,怎么捐出去。

做生意做到这样的,其实已经是真正的了解到什么才是经商之道的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