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工部大学堂(第一更)(2 / 2)

铁血宏图 无语的命运 2756 字 1个月前

工部大学堂是工部创办的工部学堂的“升级”,在各部学堂之中,论其规模其与户部学堂相仿,但随着一个个厂矿的建设对于专门人才的需求则在不断的增加着,为此工部学堂更是几经扩建,而其去年招生多达465人,现在仅在工部学堂教学的西洋教习就多达五十六人,而今年工部学堂更是计划扩招至800名学生,而工部大学堂正是因其扩招而兴建。

因为正值寒冬腊月,不利于混凝土施工,所以其工部大学堂的主楼以及校舍主体大都停工,停工后的工部大学堂内显得冷清清的,当朱宜锋来到这里的时候,整个大学堂内几乎没有任何人。

又一次置身于工部大学堂主楼前,看着这个已经完成主体施工,显露出其雏形的主楼,朱宜的目光中尽是欣赏之色。这栋大楼的主体二层,主门正立面由四根方柱支起一个是人字形的屋脊,二层上边是个长坡的塔式四方屋顶,两端及侧面的入门处形制相似,与主门设计相呼应。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主门一边的塔楼,尤其是塔楼的攒尖屋顶,颇有宋代时的重檐五滴水造型之风。在精致的细部设计衬托下,方形塔楼丝毫没有突兀的感觉。

这是武昌第一栋真正意义上的将中国传统式样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技术,准确的来说是与“铁骨混凝土”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房屋,实际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钢筋混凝土应该算是中国的“传统工艺”西方没有任何关系——尽管这一技术是由法国园丁莫尼哀于1867年发明的,但是在这个时空,在武昌的重建过程中,却在朱宜锋的主导下大量应用了这一技术。

尤其是在钢的生产问题解决之后,与欧洲要等到十几年后才应用钢筋混凝土制造花盆不同,在武昌的重建过程中,因为无法提供梁柱所需的大型木料,所以便采用了铁筋混凝土梁柱,也正是从那时起,这一技术开始于武昌得到应用,而且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所以……这种新型的建筑技术,应该说是“中国的新型建筑工艺”。与西方有什么关系?现在欧洲人用水泥加沙子制成混凝土,盖楼房、修桥梁。他们所利用的仅仅只是混凝土良好的黏结性,仅此而已。

钢筋混凝土是我发明的!

又一次朱宜锋暗自得意起来,这一技术将会成为“中国的传统工艺”,相比于其他建筑原料,钢筋混凝土既能承受压力,又能承受张力,造价还便宜,甚至就是在后世禁用的钢筋混凝土的预制板,在这里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成本比木制楼板更为便宜,而且更为耐用,不需要考虑白蚁等虫害的威胁。现在钢筋混凝土这种复合材料正在成为土木工程建筑中的主角。

“没错,与西方无关!”

朱宜锋于心里这般嘀咕着,看着眼前的这栋工部大学堂的主楼。他甚至有些期待看到其全部完工后的模样,会不会像宫殿一样壮观。

“也许应该把这个设计师找过来,让他去教教那些洋鬼子什么是中国特色!”

这般自言自语时,朱宜锋意外的看到雪地中,有一个人正抱着画板,坐在一块石头上,似乎总在那里画着什么。

这么冷的天,他就不嫌冷?

走近了了,可以看到他画板上的画,是工部大学堂主楼的水彩画,准确的来说是那正门二楼门窗边的吉云,他正在勾勒吉云,可以看到在那些吉云的构型中借鉴了西方建筑中的花卉的造型,花纹显得极为复杂。

“如果在这里修改一下,也许效果更好!”

注意到其似乎碰到了问题,作为旁观者的朱宜锋便以后世的欣赏眼光提醒道。

“没错,对这样的话,就不像刚才那么唐突了……”

郭子明点头赞的同时,又回头说道。

“你也是建筑……”

话还没有说完,看清身后人的模样,郭子明连深鞠躬见礼。

“臣见过主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