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番外(2 / 2)

事实上,在航天器1102的未来计划里,每日十人次的“奔月号”不过是一个开始。

继续研发下去,早晚能够实现高速航天器日运载上百人、上千人的目标。

道理大家都懂,可他们就是会为了日均十人的限定飞船感到焦急。

幸好,一次访谈的预告拯救了他们。

中央电视台特别采访,请到了沈明洲和邵炼作为航天器1102研发团队的代表,进行了“奔月号”专题采访。

采访一出,万众瞩目。

他们两个人出现在演播厅里的身影,都带上了岁月的痕迹。

网络上游荡了多年的民众,已经很多年很多年没有见过他们两人的样子,对这两个笑起来眼角会起浅淡痕迹的人感到陌生。

可是沈明洲一出声,立刻让所有人找回了久违的亲近。

年龄改变了他的容貌,却没有改变他的性情。

沈明洲声音沉默平静,习以为常的说出令观众诧异错愕的事情。

他说“我们这次作为代表,主要还是因为我和邵炼要退休了,才能够代表团队的年轻人,上台出出风头。”

沈明洲不过三十多、邵炼不过四十多,两个人都还没到法定退休年龄,忽然自爆退休,搞得大家相当懵逼。

然而,邵炼作为大龄中年,显得尤为坦然。

“我们的团队经过这几年招新带新,平均年龄二十八岁,我们两个平时搞党建活动,都会被分为老年组的那种。确实应该退休了。”

奔月号不过是研究的一环。

采访之中,无论是沈明洲还是邵炼,都以“微不足道的外部抽调”人士自居。

撒谎这件事,沈明洲并不擅长。

邵炼面对镜头,深得亲舅舅莫敏学的真传。

“你们不要觉得年轻就是浮躁。明洲十六岁就能做出医疗系统,我们团队里的天才少年更厉害,十六岁参与奔月号研究全程,现在主要负责后续航天器的研发工作。”

观众没能听到奔月号船票怎么卖,卖多少。

反而听到了某位不知名十六岁天才少年,承担起沈明洲和邵炼退休之后的工作,听起来还能带团

顿时,网络连船票都不想讨论了

他们紧盯着采访,听邵炼讲十六岁新天才的故事

邵老板的口才,无论消失多少年都是一级棒。

他用轻描淡写、无关紧要的小事件,给大家展现了一位处变不惊、雷厉风行的十六岁天才。

天才小同志不仅学识渊博、经验丰富,还能谦逊学习,指导团队研究员,从不藏私。

听起来就是一个未来科学家的好苗子。

沈明洲则是寡言一些。

哪怕主持人好奇的追问他对十六岁新天才的看法,他也不过是淡然一笑,说道“他一定会带领我们航天器1102团队越走越好。”

两个曾经的天才给予的认可,令观众脑海浮现出无数想象。

仿佛真的亲眼见到了一个智慧超群的少年天才,沉着冷静的带领着1102团队,为下一艘奔月号努力奋斗。

少年会老,可中国永远不缺天才。

采访播放结束当晚,各地各台大字报吹捧中国航天潜力无限,还充分整理了沈明洲和邵炼的描述,给出了“天才”的形象。

航天器1102研究团队有了天才接班人,沈明洲和邵炼的退休不再令人惊讶。

网络关注度总是会从一个点,跳到另一个点,永无停歇的丰富着网民朋友的日常生活。

访谈播放结束,沈明洲发布了一封长信。

沈明洲的微博,重新充满了活人的气息。

他说,非常荣幸能够为中国地月经济区奉献微不足道的力量。

他说,所有隐姓埋名为了国家奋斗的人们,都比“天才”拥有更高功绩。

他说,奔月号研究员沈明洲、邵炼已经下线,航天器1102研究团队将会长亮不熄。

他说,接下来的日子,他会携手邵炼为了曾经许诺的绿色地球继续前进。

沈明洲的字字句句,向来会被网民朋友反复解读。

这封长信,没有谈过去悄无声息的日日夜夜,说的都是未来的规划。

要完成“许诺的”绿色地球计划,要做出能够商用的量子共振加速推进器,要亲眼见到中国人民像搭乘高铁飞机一样轻松的在地球月球之间自由穿梭。

他并没有因为年纪大了,放弃追寻目标。

而是充满活力的做着崭新研发梦。

明明是在畅想未来,却让人看得心绪酸涩。

网络主力军不再是当年的八零后九零后,可他们仍是记得,初见沈明洲的那张照片。

他穿着白色实验服的身影与专心致志的神情一生未变。

在沈明洲微博下面,掀起了一阵怀旧。

点进去热门,就能清晰看到那些上了年岁的人,发布出追忆似水流年的感叹。

他们说“我们伴随着科技的飞跃,亲眼见证了一段结束的青春。”

他们曾经追逐过的少年,不再年轻。

唯独那颗探索未知的心,至死不渝。

作者有话要说老天才们选择退休,为航天器1102研究团队留下了十六岁的小威廉和六岁的小明洲。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