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老于家命根子5(1 / 2)

“三百”小伙子名叫, 没经历过后事的房屋买卖,并不知道他此时露出的喜色会让他平白少卖不少钱。

甄宝转身就往门口走,“来, 我从这里开始。”

“啊”满脸茫然,却不自觉的跟上。

甄宝“厨房设在门口, 一刮风油烟全都会倒灌进屋里。”

这房子是家的老房子, 那几年动荡,他父母受了朋友的牵连被下放改造, 然后没多久他就收到了两人过世的消息, 从那以后他就再没再这儿住过。

小时候他最喜欢他们家厨房的位置, 因为家里一做好吃的, 他在外面很快就能闻到,可以立即跑回家吃。

现在

原来厨房设在门口这么不好啊

嗯,他得记下

甄宝又走到两个小房间中间的走廊处, “这个两个屋子即使有窗户也因为离隔壁的院墙太近,基本一点光都照不到,你看墙角, 都已经发霉了”

确实没有阳光, 我上学的时候最喜欢住西边这间, 因为礼拜天睡懒觉不会被阳光晒醒。

甄宝“还有这中间走廊, 太窄了,稍微胖点就过得费劲儿”

瞄了膀大腰圆的张翠花一眼, 心想这位大姐走,确实费点劲儿。

甄宝打了个响指, 再次把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再看看这间大屋,宽敞倒是挺宽敞, 不过”

我家这屋朝南,采光最好,又宽敞,看你还能挑出什么毛病

甄宝“左右后方都不挨着人家,到了冬天肯定特别冷”

陡然瞪大了眼睛,一脸“你怎么知道”的表情。

他家这间屋子,冬天的时候就太阳出来后能暖和一点,晚上太阳一下山,就特别冷,怎么烧炕屋里都不暖和,所以后来冬天的时候他父母都会搬到东屋去住。

甄宝“二百你卖不卖”

“二百”一声怪叫,他知道对方会还价,心里有准备,但直接抹了一百,这也抹太多了

他连连摇头,“不行不行,二百不卖”要是卖二百,他就还得再攒几个月钱才能娶媳妇。

甄宝叹了口气,转身就往外走,“那就算了,你这屋子连个厕所都没有,本来就不方便。”

“欸”眼见甄宝一走,一直没吱声的于家人也都跟着他往外走,顿时急了,追在后面大声道“别走啊,咱们再商量商量”

甄宝笑了,看来二百块应该能拿下

最后在的卖惨下,甄宝又给他加了二十块钱,总不能真故意让人家打光棍吧

家的房子根本没有房证这东西,他们这个时候也没人会去办。

未免以后出现纠纷,甄宝只得去文具店买了几张白纸,开始写房屋买卖协议。

他其实也不记得正规的买卖协议怎么写,只是写了个大概,该交代的都交代清楚,然后一式三份,让和于全良两口子分别在三份合同上都签了字按了手印。

拿着自己的那份合同,兜里揣着二百二十块钱,终于意识到这间房子已经不属于他了。

他走出门,最后看了眼房子,转身去找未来媳妇儿去了,他得告诉他媳妇儿,他有钱结婚了

于招娣摸了摸有些发黑的木门,到现在还不敢相信,“我们在县里有家了”

见几人都一副要撸起袖子大扫除的架势,甄宝连忙道“谁说我们要住这儿了我们租刚才那个院子住。”

几人闻言顿时一愣。

张翠花问出了所有人心里的疑问“那我们买这房子干什么”

甄宝一指对面二中的大门,“这不是很明显吗开店”

几人异口同声的道“开店”

甄宝“对开了店,咱家能卖的就多了炒菜、面条、煎饼果子,想卖什么买什么”

张翠花在心里过了一遍自己会的,眼睛越来越亮,样式多了,挣的钱就多啊也不用担心夏天东西变味,冬天太凉

激动的张翠花直接上前把甄宝往怀里一搂,“我家大宝就是聪明老聪明老聪明了”

甄宝“”

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被埋月匈,甄宝多少有些尴尬,又不敢太用力挣扎,怕伤到张翠花,只能象征性的推了推对方。

好在没一会儿张翠花就放开了他,甄宝赶紧换了口气。

随后他们又回去把院子租了下来。

原本张翠花想今天把两个房子都打扫一遍,甄宝却说校门口那间得大改,先不用收拾。

于是张翠花带着两姐妹收拾以后要住的院子,甄宝和于全良则是回到了买下的房子那边。

于家的房子就是于全良和他爸一起盖的,所以房子结构什么的他还是懂一些的。

甄宝说要把屋子里拆成一个大房间,能一望到底的那种。

于全良仔细敲了敲两间小屋和大屋的墙,点点头,表示没问题。

于全良“这房子盖的时候里面应该没这几间屋子,这些都是后砌的。”

甄宝“门口这里,要扩宽,起码得有这个门三个那么宽,然后厨房的位置倒是不用挪了,放在门口,学生闻到香味自然会跑过来”

于全良连连点头记下。

等规划的差不多了,父子俩就开始拜访邻居。

这个时候已经晚上六点多了,上班的人差不多已经都回来了。

邻居们得知房子已经易主,只是惊讶了一瞬,便热情的欢迎了他们。

于全良嘴笨,不爱说话,和人寒暄的事儿只得甄宝来,他这个叫阿姨,那个叫叔,没一会儿就问出了桌椅板凳之类的东西该去哪儿买。

新的桌椅价格贵,这里的人想要什么都会去后面那条街的废品站里找。

废品站里有好多那几年动荡的时候被拉过去的实木家具,不仅价格便宜,还很结实

甄宝觉得那里说不定也有门,等他们后天再过来的时候就去看看,若是有,到时候正好按买来的门的尺寸弄门口。

可惜他对古董没什么研究,要不然可以淘些古董,以后即使不卖也能当传家宝。

一家人忙活了一个暑假,在高一高二开学前,终于把店面收拾好,可以开门营业了

店铺的名字就叫“于记小吃”,这个时候也没地方做牌匾,甄宝就直接用油漆把名字写在了门边的墙上。

门口还特意扯了线按了灯,以后晚上营业的时候灯就开着,关灯就是闭店。

在学生报道的当天中午,于全良在门口放了鞭炮,表示“于记小吃”开业了

本来在校门口买东西的学生们顿时围了过来,见里面桌椅干净,墙上写的小吃价格也不贵,当即就有人开始点菜。

于家姐弟三人都在店里帮忙,口齿清晰的为顾客解释什么是炒饭,什么是盖饭。

他们这一忙活就忙活了整整一中午,甄宝和于来娣今天只是报道,下午不用上学,只有于招娣下午还有课。

张翠花给了她三个早上蒸的大肉包子,就让她赶紧去上学。

待于招娣走后,于全良开始打扫卫生,于来娣收拾碗筷清洗,张翠花准备起晚上要用的材料。

至于甄宝,他倒是挺想帮忙收拾的,可惜家里的人还是不让他干活,这里他唯一能碰的活,就只有算账了。

县里的学生可比镇上的手头宽裕多了,许多学生家里都是双职工,甚至有的学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还没退休。

所以这些学生吃东西也不亏待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中午这一会儿赚的,比以前卖一天卷饼还要多。

这还是在大部分学生都回家了的情况下,等明天高一高二正式开始上课,赚的肯定更多

于记小吃很快就在二中打响了名号,许多同学一说起午饭吃什么,脑子里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于记。

一年后,于家就把左右两边邻居家的房子都买了下来。

一家是因为单位分了房,要搬到楼房去住,一家是嫌弃挨着饭店油烟味儿太重,想换个地方住。

两家邻居都是有院子的,房子面积是于记的两倍还多,之前甄宝嫌弃的采光不好,就是因为窗户被这两家的院墙挡住了。

趁着暑假,于全良雇了几个人,把两边的房子重新修整了一下。

挨着于记周围的院墙全部扒掉,然后在紧挨着于记的两边,原本是院门的地方,又盖了四间和于记相同的长方形屋子。

这样一来,于家的门市就扩大到了五间

在要不要扩大于记面积这个问题上,甄宝犹豫一瞬便选择了保持原样。

他觉得于记现在的工作量于全良两口子刚好能应付,若是扩大面积,就太累人了。

四间门市弄好后,甄宝直接贴了出租。

自从两家院子买了下来,他们就把原来租住的院子退了,在于记后面开了个小门,这样他们从于记就能直接回后面住的地方。

在于招娣选择哪个大学的问题上,于家是一言堂,他们表示全听甄宝的。

就连当事人于招娣,看着甄宝都是满脸信赖,显然是他说去哪儿就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