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 36 章(1 / 2)

姜舒窈在案板上的长舌状面皮上刷上一层油酥,均匀抹上调好味的肉末,用刀尖在面皮上划了几道,卷起,压成饼状。

谢珣背着手走过去“这是什么饼”

“锅盔。”姜舒窈手下不停,利落极了,“给你做军屯锅盔吃。”

军屯锅盔,四川传统小吃。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时军队外出操练或行军时常以干粮充饥,锅盔携带方便,又比一般的干馍味道好太多,所以渐渐流行起来。

军屯锅盔可以单吃充当主食,也可以配上酸辣粉、冒菜或者肥肠米线食用当配菜,口感酥脆,肉香十足。

姜舒窈一连做了好几个,打算明天慢慢吃。

架起平底锅烧油,放上锅盔,热油在面饼周围“呲呲”冒起小泡,小火慢煎,待到锅盔皮变成浅金黄时便夹出。

此时锅盔里面还没熟透,只有外面的皮变得金黄酥脆,泛着绵长的油酥香味。

“明日一早我会让丫鬟把锅盔放进窑里烘烤,你走的时候记得带上。”

锅盔的精华就在于此,放进炉膛里面慢慢烘烤后外皮依旧保留着油煎过的酥脆,内里却十分柔软。

层层叠叠的软面夹着剁的细碎的肉末,见香不见肉,软嫩的面皮和麻香的肉末合为一体,鲜而不腻。

谢珣腹中饱着,虽然有点馋,但还不饿,便点头道“好,辛苦你了。”

说完也不走,默默等姜舒窈把最后一个饼煎好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翌日一早,天还未亮谢珣就爬了起来,拿上昨夜准备的兔皮袋,晃过月洞门,来到小厨房旁,在旁守候的丫鬟立马打开土窑为他取出锅盔。

刚出炉的锅盔酥油香浓郁,土窑的热浪夹着诱人的肉香扑面而来,谢珣心念一动,问道“烤了几个

丫鬟答“回爷的话,夫人让烤了六个。”

谢珣一合掌“那就好,我拿一个路上吃,再带上俩。”

丫鬟闻言便笑道“夫人也是这般打算的呢,她让爷吃一个,戴上两个,再给大老爷和二老爷一人带一个。”

听着前半截,谢珣勾起了嘴角,笑意还未起,便听到了后半句。

“给他们带干什么”谢珣不乐意了,虽然是自家亲哥,但是亲兄弟也要明算饼。

丫鬟被他的冷脸吓了一跳,连忙低头恭敬道“夫人说若是大老爷二老爷推辞的话,便拿回来就好,反正锅盔是越烤越香。”

谢珣“哼哼”冷笑,板着个脸“他们才不会推辞呢,不厚着脸皮多蹭两个还算好的了。”

丫鬟不敢答话,谢珣也没想为难她,待丫鬟用油纸包好五个锅盔后,谢珣把自己的装好,不情不愿地拿上三个锅盔往外走。

丫鬟叫住他“爷,夫人还准备了水囊让您带上。”

谢珣奇怪道“我有水囊啊。”

另一个丫鬟从小厨房过来,把水囊递给谢珣道“爷,水囊里装的是夫人让下人磨的豆浆。”

谢珣摸着水囊外的温度,心头泛起暖意,娶了媳妇儿的日子真好。

他把水囊装好,摞着三个油纸包前往前院与两个哥哥汇合。

谢琅谢理见到谢珣手上拿着的油纸包,知道自己捡到便宜了,连忙接过并让谢珣向三弟媳转达他们的谢意。

至于谢珣那冷脸上透着的不情不愿,他们只当没看见。

他们本来也打算去街市买胡饼,带上的皮袋子正好派上了用场。

隔着油纸包都能闻见那股酥油香和花椒的咸麻气息,两人不禁从娶妻感叹到还是生女儿好,也不知道二者是怎么联系上的。

谢珣驭马离他们三人宽,默默地把手上拿着的锅盔啃完,又掂量掂量袖子里装着锅盔的袋子,总算舒坦了。

朝会开始时,晨光初绽,一番仪式过会,日头渐渐上来了。

官服宽大厚实,上绣飞禽,文雅又气派。看着好看,但是穿着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蔺成站在谢珣旁边,被日头照得萎靡不振,腿也开始麻了。他稍微扭了扭身子,见斜侧方一位仁兄掏出了水囊,便跟着偷偷摸摸地拿出了水囊。

怎么小心翼翼地喝水不被发现,这是个难事儿,但蔺成有经验。

他将头垂得更低,借抬袖擦汗的动作迅速拔掉塞子,用力一挤囊身,清水入口,大力喝一口,顿时舒服不少。

他放下袖子,余光瞥到谢珣也动了。

谢珣比他姿态从容太多,连抬袖的动作也清俊优雅,就当蔺成以为他是要真擦汗时,就见他从袖子里掏出了水囊。

这个水囊盖子有些奇怪,谢珣是拧开的,拧开后里面露出了一根芦管。

见状蔺成惊讶万分,对啊他怎么没有想到这种方法,刚才喝一口水嘬得他脸都酸了。

谢珣风度翩翩地含住芦管,悠悠然喝几口豆浆。

凉了的豆浆依旧甘甜香醇,豆香味清新,几口下肚,烦躁和炎热逐渐消散。

蔺成稍微往谢珣那边倾了点“伯渊,你喝的什么”总觉得他不会喝清水

谢珣压低声音回答“豆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