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有个找死的家伙(1 / 2)

金陵四公子年龄相仿,意气相投,或结伴同游,或诗酒唱和,或抨击阉党,或议论朝政,希望朝廷改革政治,挽救国家危亡。

当然了,这是他们自己喊出的口号,其实说白了,屁点实质性的建议都没有。

复社主张免除积欠的租税,抬高废员的地位,撤掉镇守太监,停止内操,其实是代表了“吴江大姓”等江南地主、商人的利益。

不过他们与江南一带依附工商业的市民阶层关系密切,具有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当官的都不愿招惹他们,当年内阁首辅温体仁想拿他们开刀,结果被朝中势力阻止了。

复社不仅金陵四公子出名,还有很多大佬,比如黄宗羲、顾炎武等人。

翩翩佳公子黄宗羲晃着已经有些微醉的身子走了过来,道“朝宗兄此言差矣。”

众人看向他,侯方域也是好奇道“太冲兄有何高见”

听侯方域称对方为太冲,朱慈就已经知道他是黄宗羲了。

传闻黄宗羲天赋异禀,不但精通儒学,还懂得天文地理、数学物理、连经济学都涉猎极广,据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他不知道的。

当然了,面对前知五千年,后晓四百年的朱慈,他还显得嫩了些,朱慈随便列举个飞机、潜艇他就不知道

不过黄宗羲在朱慈刚穿越那年就已经在京师出名了,当时黄宗羲才十八岁,他爹是东林七君子”之一的黄尊素,被魏忠贤和崔呈秀整死了。

崇祯上台后,除掉了魏忠贤和崔呈秀,并对阉党余孽进行了会审,黄宗羲出庭作证,见害死父亲的凶手他毫不生气,回话作证一套流程平静的走完了。

审讯完了也不走,黄宗羲当场抄起袖中藏着的锥子奔着锦衣卫二把手的许显纯,直接把他给扎死了。

搞完后黄宗羲又奔着第二个杀父仇人,对着崔应元拳打脚踢,把姓崔的打了个鼻青眼肿不说,还生生扯下了他的胡须。

当时刑部大堂里主审官和陪审人员非但不阻止,还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一幕,连崇祯事后都叹称其为“忠臣孤子”,黄宗羲一下子就火了,人称“姚江黄孝子”。

按道理这么大的名声,火了当官会蹭蹭蹭的往上升,然而黄孝子愣是没考上,与官场无缘了,只能参加复社抒发下爱国情怀,继续与人切磋学问。

众士子见这位愣是没考上的黄孝子反对,也都好奇了,暗道你学富五车都没考上,还要替科举制说话

黄宗羲放下酒杯,道“科举固然不好,但大明的教化制度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朝廷设立社学不应该为了养士,更不应该为了科举”

有士子道“读书不就为了当官吗,那你说社学应该为了什么”

黄宗羲端起酒杯自斟了一杯,一口闷下,接着道“朝廷设立社学应该形成良好的风尚,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之气”

众人面露奇色,多表现为不敢苟同,侯方域则呵呵一笑,道“太冲兄,吃菜啊,别光顾着喝酒”

雅室中的朱慈闻言,面露惊叹,这黄宗羲的教育思想这么先进

朱慈通过历史了解,黄宗羲在南明时期当官,其政治表现和其他东林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视野狭碍,思想顽固,观念偏激,但偏偏又自以为清高道,自以为是,眼高手低。

终南明一朝,他都没有为朝廷做多少实质性的工作,算是东林党的一个典型代表人物,只顾内斗拖后腿。

但不可否认,黄宗羲虽然在政治的表现幼稚得连儿童都不如,但在思想学术上确实达到了中国古代最高境界。

朱慈陷入了沉思,一个优秀的思想家未必就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晚晴时的康有为就是典型,还有不放便透露名字的某某人。

见众人不屑,黄宗羲再次放下酒杯,便作势不满想要离去。

方以智连忙道“太冲兄这是去哪里,佳人马上就要来了,是李香君哦”

黄宗羲身形一顿,不过还是兀自下了楼去。

侯方域连连摇头道“这个黄太冲,太冲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