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和氏璧之谜(2 / 2)

再好的美玉,也是为玩耍而已,真以为和氏璧价值连城,价值十五个城池,真以为秦王是傻子。也只有愚蠢的赵惠文王,才把和氏璧当成宝。

在赵姬眼中,儿子即便把和氏璧跌落在地上摔碎,也只是小事情而已。

赵政把玩这和氏璧,开口问道:“阿母,好大的一块璞玉,好重的璞玉”

赵姬说道:“和氏璧,重量为十五斤。昔日,楚国人卞biàn和荆山砍柴时发现一块璞玉,于是献宝于楚厉王,厉王让人鉴别,得出一块普通石头的结论。厉王怒而下令削去左膝盖骨膑骨。时至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携玉献宝,武王再次找人鉴别依然给出同样结论,便怒而削其右膝盖骨膑骨。时光流逝,武王崩文王立,卞和怀抱宝玉而泣于荆山脚下,三日夜而不停,眼泪干涸以血代之。文王遣使询问,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伤,而是悲伤宝玉无人能识别”,于是文王让人打开玉石,发现里边果然是块稀世宝玉,并取名“和氏璧”。”

赵政怀疑道:“阿母,为何卞和不自己刨开石皮,然后献给楚王”

赵姬说道:“那个时代,只有君王才拥有治玉的工具,从玉字的写法上不难知道,玉,就是王者怀中之物啊。卞和,没有工具打开美玉,或是怕自己技术不高,破损美玉,于是献给楚王,让楚王打开”

赵政又是怀疑道:“为何楚王,不直接刨开石头。若是里面有美玉,那就奖赏卞和;若是没有美玉,那就惩罚卞和。可一边不打开玉璞,却又是砍掉卞和的腿,这似乎不地道”

赵姬说道:“所以那个楚王,名为楚厉王。厉,这是恶谥”

赵政叹息道:“卞和,好可怜”

赵姬说道:“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400余年,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

“50余年后,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秦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说,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赵王慑于秦国威力,派蔺相如奉璧出使秦国。机智过人的蔺相如不辱使命,设计取回玉璧,送回赵国。”

“蔺相如,因此而闻名,赵国也因此恶于秦国”

赵政说道:“阿母,我感觉故事有些假。楚王将和氏璧爱若珍宝,怎么会舍得赐予朝阳,这是第一个不合理之处;同样昭阳接受大王的赏赐,必然珍惜之,怎么可能丢了,这是第二个不合理之处。”

“假设有人盗走和氏璧,无非是自己留下欣赏,或是献给权贵。可结果却是诡异的出现在赵国的闹市上,被缪贤用五百金买下,这是第三个不合理之处。”

“秦王乃是一代英主,岂会为了一块和氏璧,放弃十五个城池。若是要走和氏璧,却是不给赵国十五个城池,显得秦国无信用。秦国一向是小事情讲信用,大事情不讲信用。

“比如,商鞅徒木立信,这是讲信用,这是小事情讲信用。可商鞅欺骗魏国太子,夺取河西之地,却是大事情不讲信用。秦王会在这样的小事情上,不讲信用吗这是第四处不合理之处”

赵政放下和氏璧,好似化身为赵福尔摩斯政。

赵姬点头道:“政儿,你怎么看”

赵政思索道:“孩儿以为,楚王将和氏璧赐予昭阳之后,事后后悔了,向昭阳索要和氏璧。昭阳只能演戏,说和氏璧丢失,然后又是回到楚王手中。到了后期,秦国与楚国联姻,楚弱秦强大,为了讨好秦国,在嫁女的陪嫁中可能有和氏璧。和氏璧,落在秦王手王,直接派出售和氏璧,以五百金的代价卖给缪iào贤,最后落在赵王手中,接下来就是用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用来试探赵王”

“蔺相如耍着小聪明,完璧归赵没,看似赵国没有吃亏,其实展现出赵国外强中干,内里虚弱。蔺相戏耍秦王,秦王没有杀死蔺相如,没有进攻,只是因为秦军主力在南方,与楚国大战,无力北上。”

“可等到楚国削弱之后,秦国能聚集兵力,进攻赵国,于是有了长平之战”

ps:求追读,在评论区打1,或是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