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散,繁华在转眼之间就已成了过眼去烟,剧院大厅内已经只剩下李思明等人。大多数人已经在外面接受记者采访。数千人的规模,李思明等别人都走完了再走。
“这就完了?”曾智摸着手中的小金人还有些意犹未尽。
“那可不是完了,再坐下去,都会生痔疮了!”李思明站起身往外走。
“真可惜,本来以为可以多拿几个的。哎革命尚未成功,李同志还需努力啊!”曾智感叹道。
“走吧,咱能拿个最佳外语片奖加两个次要奖,已经不错了!都让妳拿了,还让不让人活了?”李思明歪着头斜视着他道,“不过,全拿了也不错。拿个大满贯更好!”
“妳看,妳贪婪的本性露出来吧?”曾智笑着道。
这个”奥斯卡之夜”最大赢家属于《甘地传》,该片共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在内的八项大奖。
但是这个夜晚人们记住的却是一们中国人的名字。李思明在台上插科打诨让人印象深刻,成了本届奥斯卡的一个最大的亮点。人们可以不知道最佳导演是谁,但是这位中国人的对美国人来说拗口的名字却是耳熟能详。
当李思明和曾智走出剧院时候,两人立记得闭上了眼睛。国为在这个夜晚,面前几十个闪光灯一齐闪耀着刺目的光芒,让他们一进无法睁开眼睛。在李思明一愣神的时刻,稳中有降路记者们将手中的“各式武器”对准了李思明。
“李先生,请问您是否仍然对几个大奖地旁落耿耿于怀?”记者甲大声地问道,这才盖过四周的噪音。
“我说过,我不抱怨、不遗憾、不反对、不失望!”李思明的话有些不由衷。最佳导演或者最佳影片什么时候的,他当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最佳男主角。对他来说,前者是早晚的问题,而后者对于一位赏来说,也许一步之遥就是十万八千里,成了永远的遗憾。不过他可不想惹恼了某些人。
“请问您还会拍电影吗.?”记者乙好不容易挤了进来。
“目前我的职业还是导演,还没有改行的打算。如果我准备改行,我会拉前通知妳地!不过我唯一可以确认的是。我不是成为妳的同行!”
“妳的下一部还会用新人吗?妳曾说过奥斯卡对新人不公!”记者丙满头大汗。
“对,还是新人。想获得提名的赏尽管来找我,包括剧本!”李思明做了一次广告。
“您在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只拿个最佳剧本奖,十分令人遗憾。难道妳没有什么想法?”记者丁还不放弃这个话题。
“我说过这部电影很普通,我的下一部更棒!”李思明用起了自己地“专利”
李思明摆脱了记者们的围攻,上了公司的车,一溜烟地扬长而去。
“以后再也不见记者。这不是人过地日子。夏天到了吗?”李思明脱下中山装,抹了抹额头的汗珠。
“在好莱坞或者说妳只要是个导演。就得有这样地思想准备。”弗兰克尔不以为然。对于他这个总经理来说,记者越多越好。他对现在情况再满意不过了。
谁是这个夜晚最受瞩目的人物?
这个问题第二天几乎所有的大报都在头条作了回答。李思明,这个来自神秘红色中国的首都的年轻人,是这个夜晚最受瞩目的人物。而获得最佳导演和最佳男妇主角的两们,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人们纷纷将话题转稳向了李思明。事实上,李思明的中国身份让美国人更加关心,美国人对这个东方大国轩一切都很感兴趣。
而李思明在台上的两次有趣的即兴发言,在电视新闻上反复播出,而鲍勃霍普地哭笑不得的古怪表情与此是相得益彰。
“李思明在美国公众面前地第一次亮相。让人眼前一亮。从奥斯卡的角度来看,他是一个失败者,或者说。从某种程度上至少应该是个失意者。但是人们从未发现人也有任何与此相配的表情,现场数十台摄像机不停地捕捉着来宾的面部表情。尤其是那些失意者。但是李思明始终面带微笑,仿佛对结果已经未卜先知,一副全在掌握之中的样子。这与他的年龄不太相符,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自信。但他安慰在《肖申克的救赎》中出色表演的黑人演员摩根·弗里曼时曾说:永不放弃是每个人应该最坚持的品质。这句话很有哲理。我们希望李思明本人能够坚持这一点!”《纽约时报》驻洛杉矶的记者梅丽尔·惠勒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