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如欢啊,你不要怪你大伯和你叔叔狠心,实在是你家里的情况不能再拖了。大伯娘知道你不愿意,可你看看你爹和你弟弟,你爹现在还躺在床上起不来呢。你弟弟才九岁,你若是不嫁,你爹和你弟可咋整啊。”

常如欢躺在炕上,面对着坑坑洼洼的土墙壁,身后大伯娘李氏正苦口婆心的劝说她嫁人。

可她内心现在正有一万只草泥马呼啸而过。

她招谁惹谁了,好好的在宿舍睡个觉也能穿到这破地方来。而且正好赶上原主死了,她鸠占鹊巢成了现在的常如欢。当然她之前也叫常如欢,只是这个常如欢的生活和她以前的生活天差地别好吗

这一穿过来就要代替原主嫁人,这让她这个高龄老处.女很难以接受好吗而且根据原主的记忆,原主是不愿意嫁的!所以才在成亲当天一根绳子上了吊!

在原主的记忆里,这身子即将要嫁的人是个自称为读书人的废物,浪费钱财不说,还是个混不吝,书读不好,地不会种,柴也不会打,手不能提肩不能抗,可以说一无是处。就原主那窝囊软和胆小的性子又怎么可能愿意。

就在常如欢吐槽老天爷开玩笑的时候,又有一个妇人柔声劝道:“是啊,如欢,你得想开点。事已至此,你也只能嫁了。”

这个声音听起来很是柔弱,可常如欢却知道她这个三婶是朵白莲花,最擅长打感情牌,实际心里比李氏还要黑。常如欢暗地里撇撇嘴,打算听听接下来她会说些什么。

就听常三婶哽咽着叹了口气说,“也怪你几个叔叔和大伯没本事,连自家都养活不了,但凡他们有本事,咱们也不能把你这么仓促的嫁了啊。”

李氏翻个白眼,有些不高兴常三婶说自家男人没本事,可现在她们在费力的劝说侄女嫁人,也只能动之以情了。她接过话来,接着道:“如欢啊,你不看在大伯娘和你婶娘的脸面,好歹可怜可怜你爹和你弟吧,你若是不嫁,那十两银子咱们可还不上啊。”

李氏见常如欢还是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刚刚因为常如欢上吊不成升起来的火又上来了。

好好的大喜日子,她却不愿意嫁人,不愿意嫁不说,还在成亲当天上吊,这是毁他们常家呢。就算几家已经分了家,可到底一笔写不出两个常字来,真的让她这么死了,那么他们大房和三房以后可就背上逼死侄女的名声了。他们两家可还有没娶媳妇的小子和没嫁人的姑娘呢。

想到这些,李氏就来气,气常如欢的不识趣,都到了这种地步,只要人没死,这亲就必须得成!

李氏扬起下巴刚想呵斥,就被常三婶马氏拉住,马氏摇摇头,然后握住常如欢的手,又叹了口气,“你爹病的厉害,那十两银子的聘礼,咱们也已经拿了替你爹看病了,你爹病也看了,药也吃了,你若是不嫁,那十两银子难不成卖了你弟去还那薛家可不是好说话的人家,咱们惹不起啊。”

“就是,那薛家在咱们这里也算是富裕人家了,虽然薛老五肩不能抗,手不能提,但是那也是读书人啊,等有朝一日考取功名,还怕没你的好日子过”

李氏这话说的很是违心,这十里八乡的人家谁家不知道常老五是个废材,也就名头上好听说是读书人,可到底是什么德性的读书人,这十里八乡的都知道。

据说那薛老五从七岁开始读书,今年已经十七,不说考个童生,就是三字经和千字文也只能勉勉强强的背下来。那一手毛笔字更别提,比狗刨的也差不多了。

这些事大家伙为什么知道

这是薛家庄的村民传出来的,听说有刚搬过去的村民不知道,过年的时候请薛老五写对联,可薛老五写的那一手字直接没法看。于是就这么传了出去。

种田他不会,打零工他干不了。薛老五除了会背几句千字文三字经,还学会了好吃懒做的习性。

就这样的人,十里八乡的姑娘都不愿意嫁给她。

知道没有姑娘愿意嫁给常老五,常老五的娘在自家院子里骂了好几天的娘,后来听说常家庄有个穷秀才,生了个如花似玉的姑娘也就是常如欢,于是就惦记上了,不惜拿出十五两的银子来当聘礼。

当然李氏和马氏只说了十两,剩下的五两是两家平分了,所以妯娌俩难得的一致对外劝说常如欢嫁过去。

常如欢听着,心想:好嘛,钱都花没了,不嫁也不成了,自己好歹曾经是大学教授,教育个把不听话的学生还不是手到擒来

只是还不等常如欢坐起来,一直劝说的李氏没了耐性,不顾马氏的拉扯,站起来厉声道:“常如欢我告诉你,我和你婶娘好言想劝你不听,那就别怪咱们不客气。今儿这亲你成也得成,不成也得成。你就算是想死,也得等到拜了堂死到薛家去,咱们常家可没你这不孝的闺女。”

呵!她都成了不孝女了,常如欢都快气笑了。

等了一会儿李氏还不见常如欢说话,顿时火大,直接伸手将常如欢翻过来。原来的常如欢常年吃不饱,身材干瘦,被李氏一拉,就被转了过来。

“你....”

李氏刚想呵斥,对上常如欢似笑非笑的脸时顿时噎住了。</p>

<strong></strong>